山东烟富农业

全国咨询热线0535-5968767

烟富种苗
> > 苹果施肥技术

苹果施肥技术

来源:admin 时间:2015/11/13 19:24:58 阅读:1288次 TAG:
1 苹果需要的矿质元素
(1)大量元素:氮、磷、钾; (2)中量元素:钙、镁、硫;
(3)微量元素:铁、锰、铜、锌、硼、钼。
1.1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氮
1.1.1 需氮量时期分布
萌芽至新梢迅速生长期是需氮高峰;新梢旺长至果实采收是氮互助稳定期;果实采收至落叶是氮素贮藏期;花芽分化前需铵态氮有促进花芽分化作用。
1.1.2 缺氮症状
     在春、夏间,果树生长旺盛时缺氮,新梢基部的成熟叶片,逐渐变黄,并向顶端发展,使新梢嫩叶也变成黄色。
     新生叶片小,带紫色,叶脉及叶柄呈红色,叶柄与枝条成锐角,易脱落。当年生枝梢短小细弱,呈红褐色。所结果实小而早熟、早落,花芽显著减少。
1.2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磷
1.2.1 需磷量时期分布
    全年需求稳定,供应良好利于根系、果实、种子、枝梢形成层和花芽分化的发育,过量会影响锌、钙、氮、铁的吸收。
1.2.2 缺磷症状
(1)叶片症状。叶色暗绿色或青铜色,近叶缘的叶面上呈现紫褐色斑点或斑块,这种症状从基部叶向顶部叶扩散。
(2)枝条症状。枝条细弱而且分枝少。
(3)叶柄症状。叶柄及叶背的叶脉呈紫红色。叶柄与枝条呈锐角,生长较快的新梢叶呈紫红色。 
1.3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钾
1.3.1 需钾量时期分布
对钾需求量大,尤其是中后期,能促进根和枝干的加粗生长、利于花芽分化,提高座果率,改善果实品质,加速枝条的成熟。
1.3.2 缺钾症状
基部叶和中部叶的叶缘失绿呈黄色,常向上卷曲。缺钾较重时,叶缘失绿部分变褐枯焦,严重时整叶枯焦,挂在枝上,不易脱落。
1.4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钙 1.4.1 需钙量时期分布
钙对于苹果品质的影响远比镁、铁、氮、磷都重要。钙对于防止苹果腐烂,保持果实硬度和减少乙烯释放都是最有效的阳离子,在土壤中,钙不但使植物保持一定的阴阳离子比例,还能对离子拮抗起调节作用。
1.4.2 钙的存在形式
土壤中的钙主要以两价阳离子的形态吸附在交换位上,以螯合态和不溶性磷酸盐、硫酸盐以及硅酸盐形式存在的量较少。
1.4.3 缺钙症状
(1)幼根缺钙。根尖生长停滞或枯死,在近根尖处生出许多新根。形成粗短且多分枝的根群,是缺钙的典型特征。
    (2)新梢缺钙。生长6-30厘米以上时,顶部幼叶边缘或近中脉处出现淡绿或棕黄色的退绿斑,经2-3天变成棕褐色或绿褐色焦枯状,有时叶和焦边向下卷曲。此症可逐渐向下部叶片扩展。
1.4.4 苹果缺钙症状
    果实缺钙:苹果缺钙会导致苦痘病、水心病和痘斑病。
    苦痘病在果实近成熟时开始出现,贮藏期继续发展。病部果皮下的果肉先发生病变,而后果皮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圆形斑点,这种斑点,在绿色或黄色品种上呈浓绿色,在红色品种上则呈暗红色,而且病斑稍凹陷。后期病的部位果肉干缩,表皮坏死,有苦味。     另外两种病主要在储藏期发生,水心病是从中心开始腐烂,痘斑病是先从表面出现小斑点,继而在贮运时因受到果腐菌类侵染而腐烂。
1.4.5 补钙方法——螯合态水溶蛋白钙
果实缺钙是由于吸收障碍引起的,根吸收钙主要受根系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。对土壤施用钙肥效果甚微甚至无效,苹果组织中的钙通过共质体运输,只有把钙直接施在苹果幼果表面才能被果实有效吸收。
苹果花后3-6周到7月上旬,果实所需要的钙90%已进入幼果。对苹果补钙应在此期进行。花后3周开始连喷螯合态水溶蛋白钙3-4次,间隔7-10天,果实采前8-10周,亦应补螯合态水溶蛋白钙1-2次,因为随着果实膨大,钙的相对浓度降低。套袋园在套袋前必须重点多补几次钙,卸袋后喷螯合态水溶蛋白钙1-2次,可以显著增加苹果单果重和总糖含量,改善果实品质。
1.5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镁 1.5.1 需镁量时期分布
    苹果对镁的反应不明显。春季生长初期,发生缺镁的可能性不大。多发生在5月后生长中、后期。宜6-7月喷施补充。砂质土及酸性土壤镁易流失,果树易发生缺镁症。钾、氮、磷过多,阻碍了对镁吸收,可引起缺镁症。
1.5.2 缺镁症状
   (1)叶片症状。枝梢基部成熟叶的叶脉间出现淡绿色斑点,并扩展到叶片边缘,后变为褐色,同时叶卷缩易脱落。
  (2)枝条症状。新梢及嫩枝比较细长,易弯曲。   (3)果实症状。果实不能正常成熟,果小,着色差。
1.6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硫
1.6.1 硫的作用 
促进氮素代谢,参与蛋白质、酶和叶绿素的合成,并对淀粉合成有影响。能够显著增加苹果的单果重,但对品质影响不大。
1.6.2 缺硫症状
先从幼叶上失绿变黄,在叶肉还保持绿色时,叶脉已变黄,这是缺硫的主要特征。严重缺硫时,从叶基发生红综色的枯死斑。
1.7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铁
1.7.1 铁的作用 
提高叶绿素含量,提高光合效率,增加同化产物积累,防止叶片黄化,增甜增色,促进膨果,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。    
1.7.2  发生条件
     缺铁在富含钙的石灰性土壤,碳酸盐过多或土壤板结、通气不良的果园发生尤为严重。
在碱性条件下,因铁元素难以吸收,发病率高;
在雨水较充足的条件下,偏施氮肥,造成新梢生长过旺,铁元素吸收不足,也会表现出缺铁失绿症。果树生长盛期,遇干旱时,缺铁症严重。对于苹果树体的生长发育和果品的产量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。 
1.7.3 缺铁症状
作物缺铁易得黄叶病。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变黄绿,再变黄白色,叶脉仍为绿色,呈绿色网纹状。全叶白,从叶缘开始出现枯褐色斑。严重时,新梢顶端枯死,呈枯梢现象。
1.8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锰
1.8.1 锰的作用
直接参与光合作用,促进氮素代谢,促进硝态氮还原,减少硝酸盐、亚硝酸盐积累,利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。促进光合作用,增加果实含糖量及维生素C的含量。
1.8.2 发生条件
    (1)土壤为碱性时,锰成不溶解态,易表现缺锰。     (2)土壤为酸性时,锰易流失,也易缺锰。      春季干旱,易发生缺锰症。
1.8.3 缺锰症状
多从新梢中部叶片开始失绿,从叶缘向叶脉间扩展。同时向上部叶和下部叶两个方向扩展。除主脉和中脉仍为绿色外,叶片大部分变黄。
1.9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铜
1.9.1 铜的作用
参与叶绿素的合成,是氧化酶的成分、酶的活化剂,参与光合作用,稳定叶绿素,参与氮素代谢,利于蛋白质合成,促进共生固氮作用,诱导根系对锌的吸收。 
1.9.2 缺铜症状
新梢顶端叶片的叶尖先失绿变黄,叶片出现褐色斑点,扩大后变成深褐色,引起落叶。新生枝条顶端10~30厘米枯死,第二年春从枯死处下部的芽开始生长,由于几次枯顶,最后形成丛生的细枝。喷波尔多液(含硫酸铜)药剂的果园,很少发生缺铜症。
1.10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锌
1.10.1 锌的作用
参与生长素(吲哚乙酸)代谢,促进枝梢伸长和果实生长。
1.10.2 发生条件
   (1)沙地、盐碱地及瘠薄的山坡地果园,缺锌较为普遍。    (2)果树重茬或苗圃重茬,伤口多,修剪过重,易引起缺锌症。
   (3)土壤含磷量较高,偏施N肥时,或土壤干旱,缺乏有机质,微量元素不平衡等均可引起缺锌症。
1.10.3 缺锌症状
   (1)叶片症状。最典型的症状是小叶病,即春季新梢顶端生长一些狭小而硬、叶呈黄绿色的簇生叶,而新梢其他部位较长时间没有叶片生出,或中、下部叶叶尖和叶缘变褐焦枯,从下而上早落,形成“光腿”现象。也有从顶端下部另发新枝,但仍表现节问短,叶细小。    (2)花芽症状。花芽减少,花朵少而色谈,不易座果。
   (3)根部症状。老树根系有腐烂,树冠稀疏不能扩展,产量很低。
1.11 苹果的矿质营养——硼
1.11.1 锌的作用
可显著提高座果率和单位面积产量;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,促进光合产物的输导与合理分配,使树体营养更均衡;显著改善果型指数和果实品质。充足合理的硼素供应,能够改善果实品质,果大皮薄,汁多渣少,糖分高口感好。
1.11.2 发生条件
 (1)土壤瘠薄的山地丘陵果园、河滩砂地,硼易流失;  (2)早春干旱时,易发生缺硼症;
 (3)石灰质较多时,土壤中的硼易被钙固定;  (4)过多的钾、氮,也影响对硼的吸收利用。
1.11.3 缺硼症状
(1)植株最顶端的生长点停止生长发育,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,叶尖或叶缘逐渐枯死。 (2)新梢顶部皮层产生坏死斑,逐渐扩大,形成枯梢。枝梢生长停滞,节问很短,在节上生出许多小而厚的叶片,形成簇叶。 (3)树枝下部可长出许多细枝,形成丛枝。
(4)花器发育不好,花粉管生长慢,未受精而早落,表现座果少。
(5)果实生长期,形成畸形果、缩果,果面凹凸不平,果实外部和内部组织木栓化。果实症状可分为干斑型、木栓型、锈斑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