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烟富农业

全国咨询热线0535-5968767

烟富种苗
一发病症状
苹果花腐病主要为害花、叶、幼果及嫩梢,花和幼果发病重。
(1)枝干:在新梢上产生褐色溃疡斑,病部下陷干枯,病斑绕枝条一圈时,其上部枝条即枯死。
(2)叶片:展叶后2-3天即可发生叶腐。初期在叶尖、叶缘或中脉两侧产生赤褐色小病斑,逐渐扩大呈放射状;病斑沿叶脉向叶柄蔓延,直达叶片基部。严重时,病叶腐烂,萎凋下垂。发病7-12天后,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霉状物。
(3)花:花蕾刚出现时,可以直接发病,造成腐烂,呈黄褐色枯萎;叶腐发生后,可扩展到花丛,造成花丛基部及花梗腐烂,使村官的互动交流平台花朵枯萎下垂。

(4)果实:病菌从柱头侵入,通过花粉管到达胚囊内,而后突破子房壁,到达表面。当果实长到豆粒大小时,果面上可见褐色病斑,从病部溢出有发酵气味的褐色粘液,引起全果迅速腐烂,最后失水变为僵果。


二 病原
苹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mali(Taka-hashi)Wetzel,属子囊菌亚门,盘菌纲,柔膜菌目。无性阶段为苹果核盘菌Sclerotinia mali Taka-hashi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
三 发病特点
苹果花腐病花腐病菌在地面病果中形成菌核越冬,第二年春季苹果展叶期,若土壤温湿度适宜,即形成子囊盘,放射子囊孢子。子囊孢子随风传播,侵害叶子,引起叶腐,潜育期6~7天。病叶产生分生孢子,落在柱头,侵入子房,引起果腐,潜育期9一l0天。病果失水落地形成菌核越冬,又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。越冬菌核形成子囊盘,受埋土深度和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。埋土深度在2厘米以上,即不能形成子囊盘。
春季,如土壤含水量连续数日达到30~40%,温度达到5℃以上,越冬菌核即形成子囊盘,产生子囊孢子,发生初侵染。苹果展叶期多雨低温,是叶腐大发生的必要条件,雨多则病重,而温度的影响较小。果腐大发生的条件是花期低温配合多雨,低温则花期长,侵染机会增多。[1]
四 发生规律
1.侵染循环
病原在地下病果、病叶、病枝中的菌核越冬。春天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。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,侵染嫩叶和花器,引起叶腐和花腐,叶腐潜育期6-7天。病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从雌蕊柱头侵入引起果腐,果腐潜育期9-10天,后引起枝腐。菌核在病僵果中落地越冬。吉林地区叶腐发生在4月末至5月初,展叶2-3天就可见到。花腐发生在5月上中旬,果腐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见到。另外,由于年份、品种的不同,对于发病时期也有一定的影响。
2.发生因素
(1)寄主抗性:苹果各品种间发病性存在差异。鸡冠、金冠、国光、红玉、楼绵、青香蕉、大秋、黄海棠、黄太平、早红(K9),铃当果等为易感品种;单一品种栽植比混栽的易发病,密度合理的要比过密的发病轻;树冠下部比上部易发病。
(2)气候因素:寒冷积雪地带的特有病害,春季苹果萌芽展叶时的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影响最大,此间若多雨低温,连续保持30%-40%土壤含水量和5℃以下气温有利于菌核萌发和子囊孢子的形成与传播侵染。低温能使花期延长,增加侵染机会,易发生叶腐和花腐。
(3)栽培因素:海拔高的山地果园较平原地发病重;土壤粘重、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;树势衰弱,营养水平低,花期长,授粉授精不良,易发病;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发病也较重;果园管理粗放,修剪不合理,地表残枝病叶未能及时消毁的则发病较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