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褐腐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常见,世界各地的苹果产区都会出现该病害。特别是在以秋雨较多的地区和年份发病几率十分高,对于果实生长后期和贮藏运输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。
症状:
苹果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,多以伤口为中心,果面发生褐色病斑,逐步扩展,使全果呈褐色腐烂,且有蓝黑色斑块。在田间条件下,随着病斑的扩大,从病斑中心开始,果面上出现一圈圈黄色突起物,渐突破表皮,露出绒球状颗粒,浅土黄色,上面被粉状物,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在贮藏期,当空气潮湿时,有白色菌丝蔓延到果面。
病原:
有性世代Monilinia fructlgena称果生链核菌,属子囊菌亚门真菌。病菌在病果和病枝中越冬。春季产生分生孢子,随风传播。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
病菌可经皮孔侵入果实,但主要是通过各种伤口侵入,刺伤、碰压伤和虫伤果以及裂果容易受害。果实近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发病盛期。贮藏期内,病果上的病菌可以蔓延侵害相邻的无伤果实。病害的流行主要和雨水、湿度有关,多雨高温条件下发生较重。在贮藏运输过程中,由于挤压、碰撞,常造成大量伤口,高温高湿,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;贮藏期病果上的病菌也可侵害相邻果实,使其发病。